「性別友善廁所」對誰友善了?

近日,社會上偷拍事件頻傳,已經使婦女人人自危。從花蓮某國小男教師偷拍案,到政大大勇樓所發生的事件,凸顯出導致偷拍事件頻傳的「性別友善廁所」,是導致實施犯罪的便利性,增加諸多監控困難的不當設計。因為絕大多數偷拍事件,都是變態男性對無辜女性的拍照。原本男女分廁,如果有男性進入女廁,女性會有所警覺而有最低程度的防範機制。

但目前,很多原本的女廁,以「性別友善」之名,改為男女混合廁所的設計,這使得有心人士作案門檻降低了!從政大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到,有心人士因為犯罪門檻降低,隨時親身進入混合廁所偷拍如入無人之境。甚且,想要犯罪的人藉由輕鬆進入混合廁所,進一步安置針孔物件等科技犯罪方式的門檻,跟著降低了。

 

筆者認為,我們不應再被「性別友善廁所」這一名詞糊弄。現在如果有人對此廁所的政策提出質疑,就被視為不認同性別友善這一理念,這當然是不正確的!政府在執行政策,更應當以「性別混合廁所」這樣中性的名詞,而非使用友善或不友善的框架,反對的人就不是友善,支持該政策的人才是友善,但這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有很多廁所使用者要問:「性別友善廁所」對誰友善了?對友善的人多,還是不友善的人多?

 

台灣地狹人稠,公共廁所的面積本來就很有限。在正常男女廁之外,還要基於哪些理由進行特殊設計,事關社會對於哪些人權更為重視。這幾年在很多公共場所如捷運、車站等,多設有無障礙廁所或親子廁所,這的確是具有相當充足的設計正當性。前者是因為作為社會上肢體需要關懷的少數人士,後者則是為了營造友善的場所讓家長得更方便帶孩子出門參加活動。

 

但這幾年政府花大錢對於增加「性別友善廁所」的設計,如果是為了極少數人以「性別認同不安」之理由,為了降低性別不安者選擇使用男廁或女廁的煩惱,而將原本男、女廁所的區隔放棄,或者刪除原來的女廁指定為男女混合廁所,這政策已經造成了多數人特別是一千多萬女性同胞極大的憂慮和煩惱。政府為了某些跨性別者的需要而將所有廁所改成混用廁所,理由相當牽強,一般民眾也認為有無限上綱的疑慮。退一萬步想,現在男、女廁分開,都已經有那麼多偷拍犯罪案件,政府難道還要繼續視而不見,推動這樣「男女混用廁所」,讓有心人更容易犯罪如此荒腔走板的政策嗎?

 

筆者誠心建議政府,應當優先考慮在廁所外增設監視器,以及將反偷拍器材與時俱進,這才是比較關乎民生及安全的計畫。如果政府為了推動「多元」之名,卻將女性隱私空間的犯罪門檻硬生生地降低,這不但對婦女非常不友善,而且也會危害幼童的安全,這樣的政策將增加犯罪率導致社會更加混亂,政府應該要止步。(作者為台聯黨主席/前立法委員)